味精作为调味品,我国家庭在烹调中几乎都少不了。味精中的谷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其中95%能被人体吸收,形成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对人体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味精还有解毒作用,医学上可用来治疗严重的肝功能不全、肝炎、肝昏迷等肝病。谷氨酸也是脑组织能量的重要来源,它能增强大脑记忆力,解除大脑疲劳。因此,谷氨酸也可作为神经病病人的中枢神经滋补剂。连续服用谷氨酸,可以改善儿童的智力。
那么,味精是不是有益无害吃得越多越好呢?事实并非如此,味精也有不足之处。实验表明,给新生小鼠注入味精,可引起骨骼生长受阻、肥胖及视网膜退行性变等。一次摄入味精的主要成分麸酸钠5克时,还会出现轻度的眩晕、背部发麻、心慌、疲软无力、下颌颤抖等症状;达30克时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因此,有人主张,使用味精要掌握好用量。体重50千克的孕妇,每天摄人量不超过6克。由于味精在长时间受热后,会引起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从而失去鲜味和营养价值,甚至有一定毒性,所以应在汤和菜做好之后,临出锅之前放人味精,避免味精受热过高、过长而受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