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上世纪70年代末:流行手抄本、英雄崇拜与诗歌

        1977年恢复高考,《梅花党》、《第二次握手》等在“文革”广为流传的手抄本带来的震撼让那些当时刚上大学的年轻人至今难忘。此外,红色经典中的英雄人物仍是当时大学生追捧的对象。“我年轻时最爱读的小说是《林海雪原》,最爱看的电影是《林海雪原》,最崇敬的英雄人物是杨子荣。”山东大学79级的王先生回忆。

        与此同时,一个延续十几年的诗歌狂热时代也轰轰烈烈地开启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在北岛的回忆里是永恒的。当年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杨剑也深有同感:“那时候,大家都要摇头晃脑地吟哦一番,仿佛人人都是诗人。”杨剑说,那时大学生谈恋爱,不像现在这样送贵重礼品,大家都写情诗,因为诗俘获少女的芳心是很平常却很浪漫的事。“朦胧诗、北岛、舒婷、海子的诗我们都可以脱口而出,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些美丽而有力的诗句,伴随着当时狂热的记忆,终生难以忘怀。”

        诗人马丁曾说,对当时的大学生而言,诗歌既不能帮他入党,也不利于求职,更不会让他一夜成名。但它代表的是一种自由的精神选择,一种比生活目标更高的生命追求,对时代而言,它描述了群体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