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妊娠期静脉压的变化是上肢静脉压无变化,下肢静脉压无论是仰卧、坐位或站立均明显升高。这是由于妊娠后盆腔血液回流到下腔静脉的血量增加,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的结果,侧卧位时可解除压迫,使股静脉压下降,改善静脉回流。
    有些孕妇,特别是妊娠末期者长时间仰卧位时,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加之下肢静脉压升高,致使回心血量减少,心排(搏)出量减少,出现低血压和血压下降,表现为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胸部不适,可伴有神志的变化。预防的措施是,妊娠期孕妇不应仰卧位休息与睡眠,采取侧卧位睡眠后下腔静脉血流恢复通畅,从而血压恢复正常。

消化不良

    由于胎儿不断生长,妊娠子宫逐渐增大,并占据腹盆腔,改变了胃肠管道的生理解剖空间,加之胎盘分泌大量性激素,其中孕激素可使胃肠道平滑肌的张力降低,蠕动减弱,胃酸降低,延缓了胃内容物的排空时间。另外妊娠期,胃贲门括约肌松弛,胆道平滑肌也松弛,胆囊膨胀、张力低,排空时间延长,胆汁浓稠,这些改变导致孕妇常感到"胃灼热"、腹胀、乏味、消化不好等,根据症状的轻重,可做相应处理。症状轻者,可调整饮食,少食多餐,注意饮食的调味,避免餐中饮水;症状重者,除饮食调整外,可给维生素B.20毫克、干酵母片3片、胃蛋白酶0.3克,饭中与稀盐酸1毫升同服,每天3次,或者服用开胃健脾理气中药。

便    秘

    便秘是孕妇常见的症状。便秘是由于妊娠期肠蠕动及肠张力减弱,水分逐渐被吸收,加之运动减少,粪便干结而形成,另外由于妊娠子宫及胎先露部的压迫,常使孕妇感到排便困难。便秘与排便困难,又进一步影响肠道功能,加重腹胀与便秘。因此,孕妇应多饮水、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纤维的食品,应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孕期可加用蜂蜜,以利于肠蠕动,防止粪便干结。必要时口服缓泻剂,睡前口服果导片1-2片,或用开塞露、甘油栓,但禁用峻泻剂,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

痔    疮

    痔多见于妊娠晚期,或原有痔者在孕晚期加重。痔形成的原因多因增大子宫的压迫、便秘、腹压增高以及性激素对血管平滑肌的扩张作用,使直肠静脉的回流受阻和压力增高,造成局部痔静脉曲张所致。
    孕期痔很少出现大出血或由外痔血栓形成所致的剧烈疼痛,明显痔脱出,可以手法还纳,痔疮症状在分娩后可明显减轻或自行消失。孕期应多吃蔬菜,少吃辛辣或刺激性食物,纠正便秘,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下肢浮肿

    孕妇于妊娠后期,常有踝部和小腿下半部轻度水肿,经休息后消退是正常现象。但下肢浮肿(水肿)是怎样产生的呢?妊娠期由于血容量的增加,性激素的作用使血管扩张,下肢静脉压的增加,妊娠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致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形成水肿。若下肢水肿明显,经休息后不消退,应想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可能,或妊娠合并肾脏疾病、心功能不全或其他合并症。经休息后不消退的水肿,应查明原因,给予及时治疗。孕妇在妊娠晚期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与行走,睡眠时取左侧卧位,下肢稍抬高使下肢血液回流改善,浮肿多可减轻。

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

    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是在孕妇的腿部或外阴部出现迂曲索状或蜷曲成团的青筋,即曲张的静脉,局部可有下坠或钝痛感,有时可有瘙痒感,可因妊娠次数增多而逐渐加重。
    静脉曲张的原因,同样是下肢静脉压增高,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孕期血容量的增加,性激素对血管的扩张作用,以及静脉回流受阻等。对已出现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的孕妇,孕晚期需避免长时间站立,下肢绑以弹性绷带,晚间或睡眠时应适当垫高下肢,以利静脉压的减少,增加静脉回流血量,分娩时应防止外阴部曲张的静脉血管破裂。

下肢肌肉痉挛

    下肢肌肉痉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腿抽筋,是孕妇下肢后部腓肠肌发生痉挛性收缩,可产生剧烈疼痛,常在夜间发作。其发生原因主要是体内钙的代谢失调致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钙离子对维持人体血压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具有重要作用,非孕期血钙浓度较稳定,波动范围较小。妊娠以后,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对钙的需要量增加,母体血钙除了保证胎儿生长需要以外,还要维持自身对钙的需求与代谢,加之孕期母体常有一定量钙的丢失、血液的稀释,从日常膳食中摄取的钙和维生素D的量不足,或日照不足,使孕妇血钙浓度下降,出现低钙血症,临床上常出现下肢腓肠肌痉挛。
    当下肢腓肠肌痉挛发作时,应将痉挛下肢伸直,使腓肠肌紧张,并行局部按摩,痉挛常可迅速缓解。对已出现下肢肌肉痉挛的孕妇,应给予乳酸钙1克、维生素AD胶丸2粒,每天3次。维生素E 100毫克,每天1~2次口服。

腰背疼痛

    妊娠期间,由于胎儿的生长和子宫的增大、妊娠激素的作用与影响,母体关节韧带松弛,增大的子宫向前突出,孕妇躯体被动前移,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孕妇常常需要将两腿分开站立,主动地使躯体重心后移即上身代偿性后仰、腰椎向前突使背伸肌持续紧张,其结果产生孕妇轻微腰背疼痛。
    由于孕期腰背疼痛是由于肌肉过度伸展,关节韧带过度牵拉疲劳所致,所以在体质瘦弱者则更易发生。一般轻症经休息后便可减轻或消失,明显疼痛者,应积极查找原因,按病因治疗,必要时卧床休息或药物治疗。
    一般来说,腰背疼痛若能纠正过度的代偿性姿势,掌握正确的孕期站立行走姿势,加强孕期营养,开展适当的孕期运动,增强体质和肌肉的收缩力以及关节韧带的柔韧性,腰背疼痛的症状是能改善的。当然,孕妇也应注意避免提重物,宜穿软底低跟轻便鞋。

晕    厥

    妊娠期有些孕妇会出现突发性头晕、眼前发黑、跌倒甚至抽搐,即晕厥。引起晕厥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直立性低血压
    较长时间的蹲、坐位,突然转为站立位,或仰卧位突然转为站立位时,由于低血压,引起晕厥。
    (2)心每搏输出量不足
    下腔静脉受压或内脏、皮肤血管扩张,回心血量骤减,使心排出量减少而致晕厥。
    (3)血管舒缩中枢功能不稳定
    由中枢原因引起晕厥。
    (4)血糖降低
    见于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也可见于妊娠反应伴发的低血糖症。
    (5)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往往可伴发晕厥,如高血压脑病、癫痫等。
    当孕妇出现晕厥时,应立即就地改变体位,降低身体的重心,以免发生意外;应积极寻找原因,并积极治疗和缓解症状;避免引起晕厥的诱因,如孕期避免仰卧位、用较热的水洗澡以及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长时间蹲位,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皮肤瘙痒

    妊娠期孕妇皮肤瘙痒多因体内胆汁淤积所致,临床上称作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或特发性妊娠黄疸,特发性即指原因不明。此病临床主要表现是出现全身瘙痒,随之发生黄疸,约占妊娠期黄疸的1/5。产后迅速消退黄疸,再次妊娠复发症状,常有家族史, 口服避孕药后可发生此病。孕妇胎盘组织有胆汁沉积,引起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胎儿缺氧,使围产儿死亡率增高。皮肤有胆汁沉积引起皮肤瘙痒。
    肝内胆汁淤积时,胆汁反流人体循环中,使血中胆盐浓度随之升高,胆盐沉积在皮肤内产生刺激引起瘙痒,孕妇瘙痒症状轻重不等。孕妇一般情况好,无肝炎症状,血清胆红素升高,呈现阻塞性黄疸表现,谷雨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于分娩后症状消失,预后良好。

鼻  出  血

    鼻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孕妇也易发生。鼻出血常见的部位是鼻中隔前下方的黏膜血管区,临床上称尼氏区,此区血管丰富,位置表浅,引起鼻出血常见的原因是鼻中隔偏曲、空气干燥。局部刺激与外伤等,孕期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的影响,尼氏区黏膜肿胀,血管扩张充血更易发生鼻出血。
    孕期反复多次鼻出血,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特别是同时合并身体其他部位出血者,更应排除全身其他疾病的存在。
    一般孕期偶尔少量鼻腔出血,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经过情绪稳定,局部压迫或刺激血管收缩,常常在几分钟后出血会自行睁止,不必服药或打针治疗。

牙龈出血

    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和代谢的改变,使牙龈组织增生,黏膜肿胀,脆性增加,弹性减弱,局部毛细血管淤曲、扩张,渗透性增加,当局部受到挤压、刺激或轻微损伤时,易产生出血。如果同时合并牙龈炎、牙周炎、牙结石及El腔卫生习惯不良和维生素C缺乏时,则更易产生牙龈出血。
牙龈是围绕牙颈部的上皮组织,孕期将受到雌激素的影响。注意保持牙龈的清洁与卫生,对预防和减少牙龈出血有重要意义。孕妇应多吃水果与蔬菜,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选用软毛牙刷,注意刷牙的方法,控制力度。食用软化利于咀嚼的食品,避免食用硬度大、刺激性强或过热的食物。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