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刚刚经历过“文革”浩劫的他们觉得,自己有10年的时光被耽误了,孩子的未来万万耽误不得,这就像接力赛,第一棒耽误的时间要在第二棒追回。“孩子的未来在哪里?”这成为当时的家长乃至社会的集体焦虑,在百废待兴、人才断档的背景下,高考的恢复反映出国人对知识和人才的渴求。
很多人后来通过高考实践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格言,当30年前的孩子成为今天的家长后,他们又产生了与父辈类似的焦虑:在竞争激烈、就业不易的今天,孩子会延续上一代人的轨迹吗?他们将会比自己过得更好吗?焦虑就这样在家长和孩子间一代代传递,又反映出不同的时代内容。
从自身的成长轨迹出发,现在的家长普遍存在一种逻辑:上不了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这意味着人生一片暗淡。就“小升初”而言,各初中学校之间的差异固然存在,但未必就有那么大。很多情况下是家长的焦虑心理放大了这种差距,同时又导致孩子之间本来就很激烈的竞争更加强化,这样的结果又导致孩子的额外负担越来越重,而择校现象也就越来越严重。
互联网上有一篇《谁需要哈佛》的文章,说美国的家长也曾集体焦虑过,要求孩子非哈佛等名牌大学不上,后来因为竞争过于激烈,更发现上了名牌大学对孩子今后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影响,从而很多人转入“二流”大学和一些有特色的大学。结果却是,不仅这些学校的生源好了,而且整个高等教育的结构也日趋合理,质量不断提高。
孩子的未来在哪里?这是中外家长的共同焦虑,但是也应看到这种焦虑心理对孩子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呼吁:“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孩子的学校,别让家长的盲目行为助长了择校风。”今天的家长们尤其要看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20年前,在精英教育的背景下,人们可以通过挤入名校改变命运,但是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2%、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我们应该认清当前的就业特征,重新审视孩子的未来发展模式,不必再期望孩子和父辈一样走同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