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兴趣
无论是在平时,当发现孩子兴致勃勃的时候,在安全的前提下,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随其所好,因势利导。
在日常我们给孩子增加课外兴趣班时,课外培训要建立在孩子有兴趣的基础上,这样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定不能盲目跟风,以功利思想为导向,不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学习特点,尤其是对孩子极有兴趣,但并非社会上流行的一定不能扼杀,如果暂时无条件满足孩子,也要引导,否则,非但不能培养孩子的特长,更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话产生逆反心理。
拓展视野,培养兴趣
孩子如果沒有机会接触世界上各种奇妙的事物,他们很难完全表现出对外界的兴趣。因此,父母就要创造机会,拓展孩子的视野。
比如,当发现孩子遇上了一些令他两眼发光的事物時,这就表示他对此极有兴趣,父母应鼓励他们去探索。
从游戏中开发孩子的兴趣,因为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一些益智游戏也能激发孩子某一方面的兴趣,因此,父母要积极引导他从兴趣中进行探索与思考,从现时轻松地,快乐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明晓更多的道理。
对孩子的兴趣不闻不问,无动于衷,甚至责骂扼杀,则是做父母的大忌。
发现、珍惜好奇心
好奇心是萌发创造性的起点和火花,对事物好奇,才会产生思考和探索。孩子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对什么都想了解,都爱问个明白。父母非但要有耐心,而且要尊重个体。
例如曾有这么一个孩子,上课时,总是做自己的事情,思想一点也不集中,同学们做这个,他却独自一个人玩别的,甚至对于老师的话都没反应,父母则为他的“笨”、“不听话”而感到忧心重重。可是一位老师不这么想,经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这个孩子有他自己的特殊兴趣,和不同一般的好奇心。比如他关心的是到底是水泥地滑,还是打蜡地板滑?是水泥地的摩擦力大,还是地板的摩擦力大?教师就有意识地对他进行诱导性地教育,充分肯定他的好奇心,并鼓励表扬孩子爱思考的精神,慢慢地,他不仅更加喜欢思考与探索,还积极配合班级,配合老师。可见,孩子的如果受到肯定和鼓励,孩子便会继续探索、思考和学习;要是受到压抑,就会丧失自信心和探索的兴趣。
经常发问,引导孩子思考
父母非常学会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提问,还要主动、积极地去发问。由于发展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核心,也是孩子成长重要的能力。所以要培养孩子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让孩子养成平时喜欢思考的习惯,并在孩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如果你陪孩子去参观一个摄影展览,对于展出的作品,你可以发现他的兴趣点,可以一起去讨论,去评价,更可以问他一些问题:为什么认为这个作品好,你的理解是什么?别人的理解是什么,为什么有不同?等等。
如果你陪孩子是参观一个科技展,则他的问题会更多,这是什么材料?这个设施是什么功能?为什么等,对于这些,可以鼓励他多问问展台的工作人员,当你碰到孩子提的问题一时难以解答时,千万不要厌烦或简单化处理,最好是告诉孩子:“这个问题还真难,我们也不太清楚,等我查查书,或问问其他朋友后告诉你。而且要说到做到。当然,现在有互联网,可以和孩子一起查一查感兴趣的问题。
沟通交流,激发思考
平时,父母要利用一切机会与孩子交谈,通过交流来激发孩子的思考。但是,要注意的是,讨论问题时,要尽量谈一些有利于孩子独立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代替孩子去思考。无论是当孩子碰到问题时,你还是为他提一些具体的建议,启发孩子想办法,或让他自己作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