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平时的知识储备,可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现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也有这一课了,一般的孩子也知道一些逃生常识。但往往只流于讲解,没有必要的演练,更没有习惯成自然。

  记得鲁鲁小时候很喜欢去科技馆,里面有很多可以供孩子亲自操作的机器和亲身体验的项目。其中有一组消防游戏。孩子们可以操作模拟水枪,往大屏幕上的各种火灾现场喷水,操作正确就可以加分,不正确可能导致火势蔓延,你就只有“game over”了。还有一个游戏是选择各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由电脑控制,选对了,给你打勾,选错了,打叉,再给出正确答案。鲁鲁最喜欢玩的是逃生小屋,让你进入一个模拟的火场,穿过曲曲折折的过道,其间要根据提示用合适的东西捂住口鼻,降低身体,辨别标识,寻找出口,等等,最后成功地逃出来。出于好奇,我也和鲁鲁一起进去试过。进去之前,我以为这些都是程序化的,没有问题。但是一旦进入那个狭小的空间,突然间警铃响起,烟雾弥漫,昏暗的灯光忽隐忽现,周围有火光闪烁,我的心一下子就狂跳起来,竟然感到慌乱和恐怖。当我和鲁鲁一起,完成一整套逃生的动作,最后成功穿越火场,又回到明亮的大厅里时,我真的有种获得新生的感觉。虽然这只是一个游戏,但在里面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火灾。多演练几次,紧张的心情就消除了,动作也熟练了。我想阳阳在日本的习惯性动作,正是无数次演练的结果。要给孩子们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在游戏中演练,我相信,这些经历都是会烙在他们记忆深处的,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就会发挥作用。

  我有一个很现成的例子,我自己,有一次炒菜,油多火大,锅里突然燃烧起来。有那么一刻,我有种惊慌的感觉,但脑子里突然闪出科技馆那个火灾游戏的画面,当时我选择了盖上锅盖,得了勾。于是我迅速抓起锅盖,如游戏里一样,盖上去。火果然灭了。

  也许是我小时候经历了一些大的灾难,可以说是死里逃生。也许只是性格使然,我一直是个危机意识非常强的人。进入陌生环境,我总会注意观察出入通道,到不熟悉的公共场所,商场、医院、影剧院等等,总会在潜意识中问自己,如果有什么意外,从哪里可以逃。

  出门游玩,我总是背着一个大包,里面有食物和水,还有最基本的药品,装在一个塑料袋里,相当于一个急救包。你别说,真还派上过用场。有一次几家人去密云水库玩,在一个农家吃饭,正在等饭上桌,突然听到鲁鲁在外面大哭,跑出去一看,手上鲜血长流,原来他用小刀削一根树枝玩,不小心把手指割了。于是急救包里的创可帖发挥了作用。还有一次带两个孩子去水库玩,因为很近,也没有特别准备。但没想到,那孩子在大坝下面跑,磕在一个石头上,穿凉鞋的脚指甲被踢翻了,立刻鲜血长流。幸好我的背包里一直放着药包,马上给他上了些万花油,用绷带包扎好,至少把当时对付过去了。

  带孩子出门,永远要多好几个心眼,永远不能丧失警觉。我带鲁鲁坐火车,哪怕只有一天的车程,我永远都会准备两天的口粮,那种“多带点钱就行了”的说法,我向来是不赞成的。我给鲁鲁说,意外的发生之所以可怕,就因为它是意外,多一分准备,就能保证你在万一遇到意外的时候,至少能够坚持一段时间,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能否坚持一段时间,也许就是决定性的因素。

  最近这段时间,我还告诉儿子,永远不要让自己处于竭尽状态,万事都要留有余地。比如,家里的米,不要等到已经见底了才去买,一袋米吃到一半,就应该买下一袋来准备着,这样家里永远都有余粮。

  生活中充满危机,谁也说不清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当灾难和麻烦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我们要镇定,要从容,要有信心,事情总会有办法解决,不可看得太重。但灾难和麻烦还没有发生时,意识到它有可能发生,多动动脑子,多做做防备,把它看重一点,对自己总是有好处的。这也算是一个谨慎者的生存哲学吧。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