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通过观看自己录制的乐乐成长录像,我发现孩子在2岁时就能够用钢笔画闭口的圆圈。他所经历的美术体验和尝试,同其他孩子一样,都会具有他们的年龄特征所赋予的特点。我也和其他妈妈一样,都会面临对孩子美术引导时的困惑和迷茫。

  最初的接触

  教孩子画画,我最初的做法只是让孩子在写字板上画,画完了抹掉,再重新画。

  这种做法背后的真实意图是锻炼孩子的动作协调性、节省纸张,没有考虑到保留孩子的作品,以及事后如何利用这些作品。后来给孩子白纸、钢笔或者铅笔(因为手边就有,使用起来很方便),但孩子的作品还是没有被保存下来,被无意中丢弃了。

  虽然有很多遗憾,诸如没有保留作品,没有引导孩子尝试各种笔和纸,没有引导孩子尝试点线面的感觉等等,但唯一的收获就是,我让孩子自由画,不干预他,他也非常愿意去做各种尝试。从他的表情和情绪看,他很快活。

  这是无意中的行为,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应当贯穿在孩子绘画的整个过程中(指6岁以前的孩子),所以当有人提出相反的做法时,我没有坚持,无意中丢弃了好的做法。

  第二阶段

  乐乐快2岁半的时候,姥姥来帮忙了,是姥姥把孩子带入了画画的第二阶段。这之前我很长时间忘记在画画方面给孩子做引导了。因为我是一个画盲,不知道怎么引导,也就忽略了自己这方面的责任。

  但是,我很快发现,姥姥总是画大树、太阳、小草,她似乎认为,只有孩子会画了这些,才能画别的。在乐乐身上我也发现了问题,孩子不敢画画了,一画画就哭闹,让大人画,他只是在边上看。

  我觉得不对劲!通过互联网上别的妈妈的经验,我找到了“理论依据”:不能给孩子范画。让这么小的孩子达到成人的标准是不科学的。但是姥姥一时转不过弯来,于是我“宣布”:以后教孩子画画的任务由我来承担。第一天,我用铅笔在纸上乱画了几笔,告诉孩子是什么,可孩子说不像。我说这是妈妈心里想的,就是这个样子。慢慢地,孩子能够接受自己的“乱”画了,也敢动笔了。画完之后,我还请他讲讲画面的含义。后来,我又给孩子买了固体水彩,让孩子体验颜色,这给孩子带来了很多乐趣。姥姥见孩子敢画了,而且有时画面很有一些意境,非常高兴。

  但更多的是孩子自己画,从我这里没有得到很多帮助。尽管用颜料时,我在小桌上铺一小块塑料布,让孩子用水彩盒里唯一的一支画笔画画,用一个废弃的酸奶杯接水洗笔,我也知道经常给水杯换水,不然颜色混了画面会很难看,但仅此而已。那时我还不知道,孩子每次使用画笔的数量有讲究;孩子是坐在桌子旁画,还是坐在地上画,或者站着画,也有门道;在颜色的认识和体验上也是有许多可教的内容的。

  同时,我给孩子买了彩泥,引导孩子捏饺子、包汤圆。还买了折纸书,引导他跟着我折,我折一个角,他学着我的做法折另一个角。开始他不敢折,担心折不好。后来通过一次旅行车上消磨时光时玩折纸,并把作品送给旁边的小朋友,乐乐的兴趣大开,以后一发不可收。

  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还没有意识到泥工、纸工同样是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尽管我和其他妈妈一样,知道给孩子玩彩泥、折纸、撕纸,但我还没有感悟到,它们都是美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和画画活动交替开展,互相利用。

  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持续了两年多。乐乐4岁零8个月的时候,有一天,我查看我买的“妈妈看的书”和“乐乐看的书”的目录(我把自己买的书列了一个目录),发现所买的艺术方面的书不多,已有的也不是太好。于是上网一搜,搜到了一个感觉很好的儿童美术网站和一本书。

  那段时间乐乐特别痴迷折纸,自己创作的纸飞机各种各样。我朦朦胧胧地认为,折纸和画画是相通的,他应该愿意接受学画。同时,我从正在老师那里学画的孩子家长了解到,老师的教法还是很适合幼儿的特点的。于是我决定给孩子报名。

  之前,我还在孩子那里做了些准备工作。因为孩子一直都认为自己画得很好,所以我说话的时候特别小心用词(如果我说去老师那里学画,孩子会说我已经会画了,不用学了):

  “你愿意去老师那里画画吗?”

  “愿意!”

  “每个星期天都要去,要坚持12次呢!你能坚持吗?”

  “能!”

  于是,我开始和孩子一起收集他的作品,包括在幼儿园画的(这里要感谢他的老师的积极配合),大约有50多幅。画和孩子一起接受了老师的面试,其中很多画老师都喜欢。乐乐回家后得意地说:“我说我画得好吧!”见孩子有信心,我就鼓励他说:“在老师那里尽情地画吧!可一定要坚持12次呀!”以后的日子里,他真的坚持了12次,没有掉一次课。

  因为每次课的价格不菲(按照我的感觉),如果仅仅是孩子在老师那里画一个小时,我不学点什么,真有些“冤大头”。正因为我的这种世俗的想法,才促使我和孩子一起走入了享受艺术的殿堂,也赢得了老师对我的赞扬:“你是配合教学最好的母亲!”现在想想有些羞愧,但结果是好的,也非常知足。

  这12次美术课前后发生的事对乐乐来说,收获非常大。在画笔上、颜色上、画纸的大小形状上、点线面的理解和应用上、黑白灰的理解和应用上,有了质的飞跃。其中对颜色的体验和感受更多,他了解了暖色、冷色、三组补色(红和绿、紫罗兰和柠檬黄、湖蓝和橘黄)、一组对比色(黑色和柠檬黄)、中间色、自己调出的各种喜欢的颜色。同时在泥塑、剪纸、撕纸、剪贴、构建、摄影等方面,敢于开拓和尝试,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能够自我挖掘新的乐趣,是他在艺术领域中探索和实践时,自我心理成长的最大收获。

  对我来说,体会和收获也非常多。

  对孩子和我来说,美术老师起到了领路人的强大作用,没有她的指引,我们会不知如何学习。

  我感悟到,妈妈的辅助作用非常重要。因为老师不是给一个孩子上课,对每一个孩子的了解不可能非常全面,而且每周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指导孩子。比如,老师主张让孩子体验各种笔的感觉,如油画笔、毛笔(软笔)。但课堂上,孩子通常都是用油画笔,没有用毛笔的机会。于是我在家里给孩子提供使用的机会和条件。经过时间间隔较长的几次使用,乐乐领悟到了油画笔和毛笔各自的用力特点和使用效果(毛笔画线条时要比油画笔更为流畅),并在实践中灵活地应用起来。

  第四阶段

  因为老师的工作安排,暂时离开了北京,从而也中断了乐乐在她那里继续画画的机会。

  但乐乐并没有因此而终止绘画,只是大约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不愿意使用水粉颜料,更愿意使用他认为方便的铅笔、钢笔、彩色铅笔。直到有一天,我在地上铺好画布料等工具,他回家时看到后说:“哎哟,我正想画画呢,用水粉颜料。”我高兴地说:“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那天,我抓住机会启发他,水粉颜料不仅涂色块方便,而且可以调出各种各样的颜色。他连声说是。他对水粉颜料表现出又一次的敏感。这使我进一步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只有孩子喜欢做的事情,才能做得最好。那天他画的水粉画,是这两个月来最有灵气、最好的。这也为我又上了一课:“学会等待,是父母养育孩子时应具有的品质。”

  这个阶段,因为对色纸的使用我还没有掌握其中的知识点,所以还是尽量让孩子在白色纸上画画,但变化了纸的形状,采用圆形纸。乐乐对这个新的尝试很兴奋,而且非常快地掌握了构图的要领。与此同时,构建、折纸、摄影、剪纸、撕纸、泥工等艺术活动仍经常出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我把这些作品的电子版筛选后剪辑在一张光盘上。其中有些画是老师认为好的,有些是停课后画的,只好靠我来判断了,这也是对我经过美术学习后欣赏能力是否提高的一次检验。过了一段时间,我给孩子看他以前的作品(光盘形式)时,刚看了一半,孩子说:“妈妈,我不想看了,我要画画。”这正是我所期待的结果:给孩子带来极大的鼓励,激发新的创作热情。

  同时,我还买了一些名家的画册(包括中国的、外国的),和孩子一起欣赏。比如,明信片大小的画册《世界名画欣赏》中,我们曾一起欣赏过克利和马蒂斯的作品。欣赏的时候,让他先谈自己读画的感受,我再谈我的感受,然后再看作者给每一幅作品的命名。三种感受,有时相同,有时却大相径庭。见孩子非常小心翼翼地等待我读出作者的命名,我就轻松地告诉他,每个人读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是不同的(除了那些一看就看得出是什么的实物画以外)。欣赏之后,我又快速地翻了一遍画册,让孩子告诉我他是否喜欢这一幅画。其中一本,他几乎每一幅画都喜欢,另一本喜欢一半的内容。后来我们又一起欣赏了凡高和毕加索的作品,孩子不喜欢凡高颜色明亮的花卉和原野,却喜欢毕加索那充满神奇想象的画面。孩子的选择,使我感受到孩子心灵的艺术语言和思考。我觉得我需要经常给他输送这些艺术信息,使他更加明确自己需要的和喜欢的。

  从跟着孩子一起学画,我体会到,美术是人类情感表达的多种方式之一(包括语言、音乐、美术等),是不应该被我们无意中剥夺掉的。即使孩子以后没有机会去老师那里学画,我也不会放弃引导孩子使用画笔、剪纸、泥工、构建、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这与孩子今后是否成为一名画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是我们人类的需要。

  因为有12节美术课期间自己收集的绘画信息资源,可以经常复习,其内容逐渐融入到我的脑海中。在养育乐乐的日常生活中,我就可以根据孩子当时具备的能力,及时挑选出可以引导他去尝试的方法和技巧,一点一滴,逐渐渗透给孩子。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我自己也因为他的创作获得了极大的快乐。上面这两个利用废弃材料制作的“台灯”,可以说是孩子对我辛勤工作的又一个小小的回报吧。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