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新生宝宝都会遇到黄疸问题,新手父母面对黄疸总会特别恐慌,害怕黄疸影响宝宝发育。其实宝宝黄疸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有些黄疸并不一定要吃药,知道这些,宝爸宝妈才能不慌张。
新生儿黄疸分类
约有85%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在新生儿时期均会出现暂时性总胆红素增高。
通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但大多数为生理性的,在所有足月儿中,约有6.1%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221μmol/L(12.9MG/dl),仅3%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256μmol/L(15mg/dl)。
1.生理性黄疸
(1)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
(2)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或每小时<8.5μmol/L(0.5mg/dl);
(3)婴儿一般情况正常。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其实并不可怕,反而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宝宝出生后,他们的红血球数目是比成人多的,当红血球被破坏经一连串反应后会产生胆红素,沉积在皮肤,眼白等处就会发黄,加上新生儿的肝功能尚未成熟,吸收、转换与移除胆红素的能力都比较差,这些是形成生理上黄疸的原因。
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2.病理性黄疸
满足以下任何一项即可确诊: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血清总胆红素值已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见上图),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或每小时>0.85μmol/L(5mg/dl);
(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4)黄疸反复出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较多,常为多种病因同时存在,这里不详细展开。主要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红素排泄障碍。
我们常说的母乳性黄疸属于胆红素生成过多,一般不需要任何治疗,停喂母乳24~48小时,黄疸可明显减轻,但对于胆红素水平较高者应密切观察。
新生儿黄疸可以用药治疗吗?
针对黄疸问题,医生很可能开茵栀黄注射液,而这也是过去的常用药。
不过在去年8月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却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个爆炸消息:他们修改了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并且在禁忌一栏标注了“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那么为什么要禁掉这种药呢?这是因为茵栀黄中含有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等制剂,而这类成分很容易引起各类不良反应,比如过敏、畏寒、寒战、发热、水肿、乏力、多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胀气、胃不适、呼吸困难,甚至可导致婴幼儿死亡。而此次禁掉该药也是因为又有个孩子死于茵栀黄注射液。
另外虽然此次只是禁掉了茵栀黄注射液,但是我这里还是建议妈妈们不要再使用同类药物,比如口服液、冲剂等,最大程度地降低危险性。
坚持喂养、光疗比用药更有效
因为听说黄疸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所以很多宝爸宝妈会特别着急,总想着通过药物快点让宝宝退黄。
事实上,对于1周以上婴儿,<17mg/dl(291mmol/L)的黄疸无需特别治疗。而新生儿黄疸是否会影响大脑,关键是黄疸程度,而不是持续时间。宝宝出生5-7天后,黄疸指数<17mg/dl(290mmol/l)就不会对大脑的损伤。在这期间,坚持喂养、隔窗晒太阳都有助于宝宝退黄。
只有严重黄疸或疾病状态,如溶血、严重感染等才需医学治疗。最安全的治疗方法是光疗,而不是暂停母乳喂养或者服药等。不少宝妈听过通过口服葡萄糖来预防和治疗黄疸的传言,其实,这样做并没有效果,反而会影响血糖的代谢。
什么是光照治疗?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
具体方法是让宝宝脱光衣服躺在婴儿床里(眼睛和会阴需要遮蔽),然后在蓝色的荧光灯下照射。通过光照,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这样可以缓解宝宝的黄疸。
偶尔皮肤可能出现红疹或是出现解稀绿色便,是因为胆红素分解代谢的原因,有时皮肤可能干燥些,但这些都会在停止照光后几天恢复的。记得照光时不能在身上涂抹乳液的喔!
小天提醒
准爸准妈应对黄疸多些了解,就可以免除很多不必要的担心,过与不及的处理对宝宝而言都是不好的,对妈妈也造成很大的压力,尤其母婴分离,妈妈除了不能喂食外,心理更是担心焦虑,未达照蓝光的标准时,多喂宝宝让他多喝多拉,是让黄疸消退的不二法则,所以黄疸并不可怕,只要了解认识它!